至于a股市场由于比较年轻,主流的投资风格自然是投机。大量的投资者存在,造成了熊失的市场股价可以跌的很廉价,遍地黄金的时间段很长,但很多韭菜却割肉走人,不敢捡起遍地的黄金。而涨的时候,往往很急很猛,短时间内就会创造巨大连续的涨幅,无数投机者看到涨的时候追涨,更多韭菜一哄而上,追昂贵的股票,遭成涨过头,再一次崩盘。崩盘之后,往往跌过头,一直跌到遍地黄金都没人敢捡,又开始有人试探性的捡便宜货,下一轮牛市。
a股虽然是投机市,但以价值投资为主。自上而下分析经济和行业,自下而上分析企业。以估值和企业经营理念选择投资标的,而不是根据市场先生情绪波动而追涨杀跌,也一样可以站在胜率高的一方。
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,将价值投资者称之为聪明的投资者。
聪明的投资者,会选择站在长期胜率较高的一方面,也就是价值投资。投机者的输赢是赌场上其他投机者的输赢所决定。
而聪明的价值投资者,是企业经营和成长所决定。
这样,他们就脱离了赌徒范畴,自然就长期获得正回报。
当然了,聪明的投资者不仅仅格雷厄姆一人。理论也不止他一家,但大多数一群同工,最后,再归纳总结后,还是格雷厄姆讲的全面和透彻。
虽然,标榜价值投资,但小伙伴公司不仅仅局限于格雷厄姆(价值投资鼻祖,安全边际、成长、价值和风险控制都有涉足)、费雪(成长股理论研究宗师)、巴菲特(格雷厄姆+费雪理念继承人)、温莎基金(长期无人关注的低市盈率冷门股投资)、戴维斯家族(股神世家,几代人长期价值投资,其家族的投资理论被写进华尔街的教科书)之类的理念。
其实,也有索罗斯(对冲)、西蒙斯(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创始人,量化投资大师,收益率完爆林奇、巴菲特、索罗斯)、大卫斯文森(投资组合再平衡理论创始人)等等的理念。
名为价值投资,其实却是典型的价值投机。
当然了,投资和投机,只要在理性的范围内,没有必要分的那么清楚。即使是一些价值投资大师,年轻时候也有可能是短线的投机客。比如,巴菲特年轻时候,就是一个投机客。
巴菲特早年其实也不是投资,而是投机。在格雷厄姆公司上班的两年,可谓是巴菲特收益最高的两年,几乎每天都频繁的套利和交易。根据巴菲特自述,1954年在格雷厄姆公司上班套利的经历——rockwood一家在布鲁克林生产巧克力的公司,原则该公司自1941年开始就采用后进先出制的存货评价方式,那时可可豆每磅是50美分,到了1954 年可可豆因为暂时缺货价格大涨至64美分,因此rockwood想要把帐上价值不菲的可可豆存货在价格滑落之前变卖掉,但若是直接将这批货卖掉,所得的收 益可能要支付50左右的税金,但1954的税务法令及时公布,其中有一项不太为人知的规定,就是如果企业不是把这些存货卖掉而是直接分配给股东间接减少 营运规模的话,就可以免税,因此rockwood决定停止其贩卖可可豆奶油的业务,并将1,300万磅的可可豆子发还给股东,同时公司也愿意以可可豆子换 买回部份股份,换算下来,每股可以换得80磅的豆子。
有好几个礼拜巴菲特都整天忙着买进股票、换豆子,再把豆子拿去卖,并常常跑到schroeder信托公司拿着股票凭证换取仓库保管单,获利算下来还不错,而唯一的成本费用就是地铁车票。
这纯粹就属于投机倒把,但却是在几周时间,创下了数倍的投机回报率、
由此可见,只要是有利可图,价值投资者,也是非常乐意于投机的。
巴菲特卖豆子的那段时间是最快乐的,在世界上最牛逼的投资公司上班,跟最牛逼的投资大师格雷厄姆身边学习。但好景不长,格雷厄姆想要退休,觉得自己退休后格雷厄姆公司就没有存在必要了。于是,当年华尔街最大的投资机构,格雷厄姆公司就此解散。格老,解散了公司后,悠然的享受退休生活。
而巴菲特当年可是非常难受,他貌似想要给格雷厄姆打工一辈子,想要当格雷厄姆的继承人。结果,格雷厄姆觉得,自己退休了,公司就失去灵魂,就没意义,所以,干脆解散了公司,而忽视了,公司里面其实也有不亚于格雷厄姆本人的投资高手,可以培养成为继承人。
巴菲特离开了格雷厄姆公司之后,才开始创造他个人的传奇。巴菲特创立的公司,几乎跟当年格雷厄姆公司是差不多的,主要是靠着巴菲特的投资能力,持续的滚雪球。
唯一的不同之处是,巴菲特一直健康,没有打算退休。此外,他也不打算自己退出岗位就解散公司,反而在生前,一直在观察培养手下的投资高手,希望在自己离开之后,让伯克希尔-哈撒韦公司继续存续,给持股的股东们继续创造收益率。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