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2、工时(1 / 2)

许多人做慈善,是仅凭一份爱心,哪怕钱再多,能付出的也微乎其微,影响的范围也很小。

一个人的作用毕竟还是有限的。

那些在贫困中生活的人的时候,之所以能活到今天,基本上还是靠市场,即那些为了牟利而向他们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个人和企业;而他们即使接受了短暂而有限的捐助,他们也得继续依靠市场活下去。

同时,他们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到市场上换取相应的回报。

行善的效率往往不如商业,商业本身就是最大的慈善。

可以说,穷人更需要的是商业,它带来的资源能让穷人更有效益的利用。

这个社会没有慈善不可怕,可怕的就在于没有市场和商业,而穷人缺乏改善境遇的通道。

穷也不可怕,可怕的是没有希望。穷人不可能一辈子是穷人,都需要有出头的机会,有上升的通道。

李和站起身道,“去车间再看看吧。”

他没给宋经理拒绝的机会,直接出办公室,朝着最近的一个车间过去。

纺织车间面积很大,大概有30000多平方,属于生产一线,机器设备占了主体,到处是轰隆隆的机器声。

除了细小的棉花毛和飞扬的颗粒外,噪音特别的响,宋经理几乎贴着李和耳朵说话了,李和也没听见。

织布和无梭工序工作环境是常年的高温高湿,李和一进去就是感觉像在蒸笼里一样。

而旁边的的女工个个穿短袖,汗流浃背,小毛巾不离手,不过却很少有时间去擦拭。

汗水不停的流,工服都是湿漉漉的,要是脱下来随时可以拧出水来。

李和在想,如果是高温季节,这得怎么过?

他绕着车间转一圈,呼吸有点不畅,脸颊都红了。

不过他没有急着出来,冷眼看着在他身后不停抹汗的一杆子厂领导,他非要让这帮人尝一尝高温的滋味。

大约过了有半小时,所有人的身上都湿透,汗珠子已经没力气抹了,仍由着额头上滴滴落下来。

宋经理最先挺不住,他喘着粗气贴着李和大声的道,“李先生,要不先出去吧,这里太热了!”

李和摇摇头,大声的笑着道,“不着急,咱们应该向这些工人学习,她们常年呆在这里都不怕热,咱们待这么一小会,哪里敢说怕热。不着急出去,等一会吧。”

“哎,好的,好的。”宋经理也只能跟着挺着。

“哎,你通知下,现在敢走的,明天就不用来上班了。”李和见宋经理身后的领导有偷偷走人的迹象,不慌不忙的给打了一剂预防针。

这话没需要宋经理传达,许多人都听明白了,虽然噪音大,可抵不住李和声音响亮啊!

这次大家没有一个敢走了!

李和又在车间里左右转了一圈,这一圈又是半个多小时。

厂子里的领导大眼瞪小眼儿,这次都绷不住了,热的受不了,要不是碍于李和在,早就光膀子了。

宋经理道,“李先生,你有什么交代,你尽管说,我们一定努力做到。”

他本来人就胖,哪里能这样继续熬,他真的怕会热死在这里。

李和没搭理他,只是问万良友,“咱们明天应该没什么事吧,以后啊,要多来这里走动走动,陪着宋经理多来忆苦思甜,这样大家都能有进步。列宁曾经说过: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!人啊,总容易忘本。”

其实他很少忆苦,大概从小苦到大的人,身在其中而不知其味,或者说不想回忆。他上高中还是不管四季都是打赤脚,为了省点车费到学校上学,都是徒步几十里地。

家里孩子又多,养孩子不比养猪上心,猪还可以卖呢。每天都是同贫穷、饥饿做斗争,什么都没的吃,就是吃萝卜都不用洗泥巴就可以吃下去呀。

通常半夜饿醒了,只能偷偷抹眼泪,一种孤军奋战的悲苦。半梦半醒的时候还在难受,心里反反复复念咒语一样地跟自己说,再也不要这样了,再也不要这样了。

也不知道到底是哪样。

所以他一不怕苦,二不怕脏,只有一点点怕死,怕饿死。